同時,隨著“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的正式運行,150個行政事項可在前海集中辦理。而且,該服務中心將通過網上申報、一窗受理的方式為申請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擬打造全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制度改革示范區。
前海管理局正式進駐前海現場辦公
前海管理局的新址位于南山區東濱路與月亮大道交匯處的南側,在目前前海唯一建成的建筑物——前海展示廳的南邊,建筑面積約有9300平方米,現在叫前海深港合作區綜合辦公樓。記者看到,前海綜合辦公樓分為A-F等6個區,除了前海管理局和前海開發投資控股的辦公區域外,劃出了專門的區域作前海法庭、前海廉政監督局、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深圳國際仲裁院場地。記者獲悉,未來幾年內,前海管理局都將在此辦公,等前海合作區基本建設成型后,才會規劃重新建設辦公場地。
“這次整體搬遷,主要是為了方便企業,如果去前海注冊公司、商事登記、辦理審批手續,都可以在這里一站式解決,而且也更能讓前海人貼近現場,有緊迫感。”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150個行政事項可在前海集中辦理
與此同時,“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也于本月正式運行。記者了解到,為了履行深化改革的使命,前海積極探索行政事項管理、審批、監管新模式,設立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而作為一個行政服務平臺,e站通將通過網上申報、一窗受理的方式,來為申請主體提供一站式服務。服務內容涵蓋土地規劃、工商、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共150項行政審批事項。
據介紹,簡化辦事效率也是e站通服務中心的一大亮點。前海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服務中心將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索過程中形成一批創新點和試點。“爭取在12月7日前,使前海成為全國范圍內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制度改革示范區,成為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建設新標桿。”
入區企業有望2015年前入駐辦公
記者了解到,目前前海已批復入區企業達到了895家,總注冊資金達到1240億元。在前海管理局辦公問題解決后,如何落實解決入駐企業的辦公問題呢?
據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介紹,為此,前海將建設企業臨時綜合辦公區,為急于進駐的優質企業提供臨時辦公場所,營造優質的公共環境。“讓企業在前海合作區內見到想見到的人、辦成想辦成的事。”張備說。
記者獲悉,根據計劃,企業臨時綜合辦公區將于明年封頂,入區企業在2015年前有望入駐辦公。
前海新一輪的“先行先試”政策已經啟動
前海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錦俠介紹說,“現在已經允許符合條件的前海企業從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截至目前,跨境貸款已經完成52.5億元人民幣的備案。商務部也正在會同國務院5各相關部委共同研究在前海試點包括香港在內的外資股權投資創新發展到厄若干規定。”王錦俠說,“同時,石化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文化產權交易所、碳排放權交易所、農產品交易所、股權交易中心、保險結算中心等均落戶前海,初步形成要素交易市場集聚發展的態勢。”
“一年來,22條先行先試政策的情況基本令人滿意,截至今年3月,已經落實了14項政策,而到目前為止,剩余6項中也有過半具備落地條件。”王錦俠還向媒體透露,“不僅如此,前海新一輪的先行先試政策已經上報部委,可以期待今年下半年將有更多的先行先試政策在前海落地。”
本文來自:廣州大眾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