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行業發展迅速,不斷革新。科技公司為了提高員工的創造力更是絞盡腦汁,花招不斷。不論是邀請Lady Gaga為員工做演講還是給員工放一年長假,在這些奇葩創意的推動下,公司不斷推出成功產品,員工的幸福指數也與日俱增。
Sagmeister & Walsh每7年為員工放1年長假
每隔7年,設計師施德明·薩格米特(Stefan Sagmeister)便關閉紐約工作室,所有員工享受一年長假,假期結束后,大家都精神飽滿地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創造力大增。他在2009年TED上的一次演講展示了長假之后精神煥發的員工做出的創新產品。
谷歌著名的“20%時間概念”
谷歌非常聞名于會給工程師每周一天的時間放下日常工作,從事創造性的項目!20%時間概念”中生成的最著名的谷歌服務便是Gmail免費電子郵件。
谷歌還提供豐富頭腦的@Google Talks
谷歌激發員工創造力的另外一項大舉措便是邀請各界名人來到谷歌園區做演講。這一舉措叫做@Google Talks。其中包括 Lady Gaga、蒂娜·菲(Tina Fey)等明星,還有藝術家、作家、演員、政治家等。 谷歌認為演講的目標是“讓大腦不斷學習、成長、思考”。谷歌還把演講分享至Youtube。
HubSpot 讓每個員工在其他團隊待上一段時間
和谷歌一樣,HubSpot 也有非常偉大的企業文化。為其雇員開設演講和教學班。但是公司聯合創立人首席技術官哈米斯·沙哈 (Dharmesh Shah)告訴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HubSpot的特別之處在于讓員工加入其他團隊一段時間學習該團隊的業務。比如工程師可以學習更多營銷的知識,反之亦然。
3M公司的“15%時間概念”
3M公司(全稱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明尼蘇達礦務及制造業公司)的“15%時間概念”實際上比谷歌的“20%時間概念”還要早上幾十年。1974年,一位3M科學家家亞特·弗來(Art Fry)就因這一項目研發出了公司最具標志性的產品——便利貼。
微軟將比爾·蓋茨辦公室作為“靈感地”
微軟將比爾·蓋茨之前的辦公室打造成一個“車庫”,能想象到的高科技玩具應有盡有。員工可以在這里完成他們有趣的科技項目。 有時,整個產品團隊一整周都到這個地方完成創新項目,這一周便成了“車庫周”。
微軟也舉行科學展覽會
微軟一年舉行兩次“科學展覽會”。他們在這些展覽會上展示員工空閑時間在微軟“車庫”所做的項目。全公司員工參與,即使是高級副總裁也不會錯過,在展覽會上項目會給予評價。贏家可以點燃名為“圣奧瑟姆山”的自制火山。
IBM舉行大型“jam”活動
IBM舉行的“jam”是針對某一特定主題而開展的大規模頭腦風暴活動。 最著名的可能是2006年舉辦的“Innovation Jam,”那是IBM舉辦過的最大規模的在線頭腦風暴會議。在這次活動中,來自于104個國家,67家公司的15萬以上的人匯聚一堂,提出了10項新創意,其中包括智能醫療支付體系和3D互聯網等等,IBM投入1億美元進行產品發開。
Asana為員工提供美味午餐和巧克力
前Facebook員工達斯汀·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kowitz)和賈斯丁·羅森斯(Justin Rosenstein)共同創立的網絡運用程序阿薩納(Asana) 為員工提供美食以提高創造性。 公司辦公區配有一個商業廚房,雇傭兩位全職廚師為員工搭配健康、美味、有機的餐品,既提高了員工工作效率,又防止午餐后嗜睡。員工還可以享受公司儲藏柜中的巧克力,或者呷兩口放在巧克力上面的蘇格蘭威士忌。
Eventbrite用昏暗燈光為員工充電
研究表明昏暗燈光可以激發創造力。總部位于舊金山的在線活動策劃服務平臺Eventbrite便從中得到了靈感。 其辦公區里有一間昏暗安靜的“禪宗室”,員工在其中冥想、思考或者躺在舒適的沙發上小憩。
Yammer的“Hack Day”
很多科技公司都有“Hack Day”。開發人員聚在一起研發新的產品或功能。他們通常通宵寫代碼把想法變成現實。 企業社會化網絡服務Yammer的“Hack Day”更贊!持續整整一天,員工們都全員出動,身著狂野的服裝徹夜狂歡。
GitHub每月都會評選開發之王
總部位于舊金山的GitHub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編程及代碼托管網站。公司每月都會選出開發之王,而當選者則為顧客解疑答惑,公司CEO普賴斯頓·沃納(Preston-Werner )對Business Insider如是說。 通過每月評出開發者之王,工程師們可以發現故障所在,快速解決問題,也生成了各種富有創意的新功能。
本文來自:廣州搬家公司